的介绍: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日内瓦的会晤受到国际广泛关注。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此次会晤是
耐人寻味的是,此前俄美两国还因为俄罗斯反对派人士被捕判刑而龃龉不断,美国向俄罗斯新增加了两项制裁,俄罗斯也召回驻美大使并建议美国驻俄罗斯大使返回美国。前后反差之大,犹如180度大转弯。那么这180度大转弯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
拜登此次主动提出在日内瓦与普京会晤,除了缓和近几个月来美俄日益恶化的双边关系,中国更是拜登关注的焦点。
在会晤后的记者会上,拜登声称中俄两国有几千英里的边界,中国正寻求变成全球上最强大的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力量,而俄罗斯的经济正在挣扎……
之后在日内瓦机场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又谈到俄罗斯现在的处境很艰难,他们正受到中国的挤压,他们拼命想维持住大国地位……
通过在中俄两国间散布不和的种子,使中俄关系疏远、恶化。以此在中美俄大三角博弈中摆脱被动,占据主动和有利态势,让美国能够集中精力应对中国的崛起。这个算盘能打得响吗?
此次峰会会谈时间比原定时间要短,双方也没有召开联合记者会,在所发表的会谈声明中也只是提到:两国要互派被召回的大使、双方一同努力减少武装冲突的风险和核战争的威胁。
再联系到两国在元首峰会前夕对峰会前景的谨慎表态都充分表明,两国之间的分歧并不会因为一次元首峰会而得到彻底改变,两国关系的缓和,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具体表现在:
一是双方在许多问题上分歧明显。无论是在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还是网络安全问题、人权问题,双方基本上处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的情况,特别难找到共同点,难以达成共识。
二是美国两党极化,限制了美俄关系缓和的转圜空间。今天的美国,两党的观点近乎南辕北辙,很少存在共同点。缓和对俄关系,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在现实上,对美国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选择。可是我们得知在华盛顿这一点却做不到。
特朗普试图缓和对俄关系,结果如何呢?特朗普和普京在赫尔辛基的会晤被美国媒体归结为是普京的胜利。议员要求查看一对一会谈记录,后来又以“通俄门”为借口弹劾特朗普。
前总统特朗普批评拜登撤销“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禁令是“愚蠢的决定”。共和党籍参议员萨斯表示和普京举行如此高级别的会议,就是在奖励普京。共和党对拜登总统在“北溪二号”项目“开绿灯”的做法不满。
两党这种互相拆台、互相叫嚣对俄强硬的做法,不但会促进恶化俄美之间的关系,而且使俄美关系转圜的余地越来越小,最终有很大的可能性美国拖入到中美俄大三角博弈中不利的态势中。
三是盟友的诉求会影响俄美关系的改善。在拜登的外交思路中,注重并修复同盟友间的关系是一条主线。当然与强调“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不同,拜登多多少少在对俄关系的改善方面会受到盟友的影响。
在此次会晤中,拜登也向记者表示在西方的共同利益上不会同俄罗斯妥协的类似言论。
四是美俄关系缓和难在美国对俄罗斯的敌视。在军事战略上,北约和欧盟吸纳前苏联的卫星国加入。北约和欧盟的东扩,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在经济上,通过乌克兰危机对俄实施经济制裁;在政治上,对俄罗斯及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实施“”。
这些都严重侵害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当这种敌视不仅没有缓和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俄罗斯也很难同美国缓和关系。
当然,并不是说美俄两国只有矛盾与冲突,没有共同的利益。作为两个核大国,在军备控制方面两国存在共同的利益。同时两国也深刻地认识到管控好分歧的重要性。所以未来两国关系会在主要矛盾不变的情况下趋于稳定,显现出一种“斗而不破”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此后苏联援建中国156个大型项目。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此后两国关系出现裂痕,出现论战,甚至是兵戎相见的地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苏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苏联解体后,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实现了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并且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惊奇地发现,中俄关系可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是有它的历史逻辑的。
中苏、中俄关系经历了大起大落,从亲如兄弟到冷眼相对、兵戎相见的地步。同时两国互为邻国,这使得两国领导人、两国人民从这段历史中深刻地认识到发展好中俄两国关系对两国的重要意义。这是中俄两国大国关系典范的逻辑起点。
其次,两国在许多方面有共同利益,并且不存在核心利益上的冲突。两国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和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在对重大国际事务的认识和看法上存在广泛共识并保持沟通协调。
再有,通过几十年的谈判协商,两国的边界问题也彻底得到解决,消除了困扰两国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为两国睦邻友好扫清了障碍。
此外,中俄两国的军事交流和军事互信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两国联合开展军事演习,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成为第一位到访俄罗斯国防部并参观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
最后,两国经贸往来是两国交往最亮的底色。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经连续3年突破千亿美元,中国连续11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能源合作。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旺盛。能源合作自然是水到渠成。2020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投产运营。全年俄罗斯通过东线亿立方米。这成为两国能源合作的又一有力注脚。
对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存在两种力:一种是推力,一种是拉力。所谓推力是指,在美国将中俄两国视为主要对手并进行打压的背景下,中俄两国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需要紧密合作分担美国及其盟友带来的压力;所谓拉力是指两国间的高层交往,政府间的对话磋商和民间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拉近了两国间的距离。
两国在重大核心问题上不存在利益冲突,在许多问题上有广泛的利益,各领域交流频繁,来自外部的压力也使得中俄两国必须合作,以减轻各自面临的压力。在峰会上,面对美国的离间计,俄罗斯并没有接招,就是最好的例证。
所以,在两国关系拉力不变,推力依然强劲的情况下,中俄友好关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就像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宴会上的祝酒词所说的那样,“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根本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
中美建交四十多年来,尽管存在众多的波折,总体而言,两国关系还是向前向好发展。特别是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提高,在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慢慢地加强,这使得中美关系超越了一般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影响世界。因此可以说它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可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今天的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是全世界制造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高铁、移动支付、5G……这些都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中国以更为自信的姿态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美国第一次感受到被即将赶超的压力。之前国内生产总值接近美国的德国、苏联和日本,全都折戟沉沙,而今天却出现了意外。
遏制中国的崛起,慢慢的变成了美国两党能取得的少数共识之一。打贸易战,打压中国科技公司华为,搞技术脱钩,在涉疆、涉港和上挑战中国的红线,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迟滞中国崛起的势头,继续维护美国的霸权。
不悲观的原因主要在于,经过四十多年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往,中美两国的利益广泛交织在一起,这不是一朝一夕说断就可以断的;其次,中美关系超过了一般的双边关系,在重要的国际事务和人类面对的各种挑战等问题上,中美两国存在广泛的利益。如果在这样一些问题上中美背道而驰,那将在国际社会上面对道义上的压力。
不乐观的原因主要在于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慢慢的变成了美国两党的共识。从美国参议院所提交的有关法案中能够正常的看到美国希望展开一场全面竞争。
在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美国一定不会放弃大做文章的机会。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
此外,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我们现在仍然处于下风。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赢得时间。赢得时间,我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未来的中美关系好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因为两国除了分歧以外,还有合作的空间。此外,中美两国都是拥核国家,管控好分歧,不引发战略误判和武装冲突,对两国来说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在中美俄这个大三角博弈中,由于长久以来美国视中俄两国为主要对手,极力打压。造成了美国在这个大三角博弈中的被动态势。当然美国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希望可以“稳住”对俄罗斯,离间中俄,以便全力应对中国的挑战。
首先得不到国内和盟友的支持,其次美国没有给出合适的一个疏远中国理由给俄罗斯。俄罗斯自然不会买美国的账。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目光逐渐转向了中国。这在客观上减轻了俄罗斯的压力,使得俄罗斯在外交空间上有腾挪的余地。俄罗斯可以在中美之间找到使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点。
至于我们,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时间能够站在我们一边,我们就可以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时间不是靠等来的,而是靠一分一秒争取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与时间赛跑,最终赢得胜利。
总之,美国离间中俄关系的努力目前来看是镜中月,水中花,徒劳无功的。接下来大三角博弈怎么样做还有待观察。